close

文章來源:Qooah.com基因工程,又稱為基因拼接技術或 DNA 重組技術,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以分子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的現代方法為手段,實現體外構建雜種 DNA 分子,通過導入活細胞,從而改變生物原有的遺傳特性、獲得新品種從而生產新產品的過程。但是看起來對我們有益的技術,卻一直飽受爭議,例如複製技術,基因改造技術。而在11月26日,基因工程再一次引發了討論。引發爭論的原因來自於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他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宣布了震驚世界的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11月健康誕生了。經過修改基因,她們出生就已經獲得抵抗愛滋病的特性。這是世界第一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同時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這一項技術得益於被稱為「基因手術刀」的 CRISPR/Cas9 技術,讓基因編輯變的簡單、高效。廣泛的應用在醫學、動植物育種、藥物篩選等不同領域進行研究。根據賀建奎的介紹,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只是多了一個步驟。那就是在受精卵時期,將 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通過 5微米的針注射到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由於修改的是 CCR5 基因,而 CCR5 基因就是 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所以才能抵禦愛滋病。賀建奎將在峰會現場給大家展示他領導的項目組在小鼠、猴和人類胚胎上的實驗數據。在進行基因測序上50枚人類胚胎基因未發現有脫靶現象。在人類正常胚胎裡面,有超過44% 的胚胎編輯有效。除此之外賀建奎還帶來了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用證據證明了基因手術的未脫靶,在未來需要長達18年的隨訪計劃。強調到:“對於少數家庭來說,基因手術是治愈遺傳性疾病和預防嚴重疾病的新希望。” 提出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需遵循的“核心價值”,分別為“悲憫之心”,“有所為更有所不為”,“探索你自由” “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等5項倫理原則。在此之前,中山大學一研究團隊發布了國內首份針對普通公眾和HIV 攜帶者關於基因編輯認知的比較報告。報告顯示了超六成受訪者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運用持積極態度。在575份HIV 攜帶者問卷中,94.78% 的HIV 攜帶者支援基因編輯技術用於預防HIV 。美國4月份2537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60% 的美國人支援對未出生嬰兒進行基因編輯。大多數覺得能夠降低患嚴重疾病的風險,是一種有效的醫療手段。對此,美國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基因工程知名專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 說:“考慮到HIV 對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脅有擴大的趨勢,我認為賀建奎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目標基因。 ” 為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更多推薦文章在:Qooah.comLike/讚好以獲得全面資訊:Qooah Facebook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nchua08 的頭像
    menchua08

    試玩老虎機www.s9uu6.com

    menchua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